环保“铁军”硬核担当
战“疫”有我 不负重托

疫情的发生
牵动着每一位人的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
房山环保“铁军”挺身而出
勇当“战疫者”
竖起了一面面践行初心使命
展现责任担当
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鲜红旗帜
他们在抗疫一线默默坚守岗位
奉献光和热
为房山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哪里危险支援哪里
刘超


刘超是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的一名执法人员,4月底,房山区窦店疫情突发,当得知区委计划组建督查小组时,对窦店地域十分了解的刘超主动请缨,申请前往疫情最为严重的窦店镇开展支援帮扶工作。
被任命为第一督查组组长后,刘超主动选择了面积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紫码路以东片区,对窦店镇15个村的防疫工作进行督查。每日从早到晚奔波在疫情最前线的大街小巷,遇到外出的居民,及时劝返,遇到不理解的群众,耐心讲解防疫政策。

由于没有固定休息场所,每天中午他只能蹲在路边或者用汽车后备箱当餐桌,简单吃一口午饭,随后便又投入到抗疫之中。


窦店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刘超又马上投入到长阳镇的抗疫战场上,对长阳镇14个村和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开展督查,保障每个核酸检测点的安全、有序、高效。受疫情影响,刘超上小学一年级的大儿子停课在家,家里还有刚满两岁的小儿子需要照顾,但身为一名党员、一名环保铁军,他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环保铁军的责任与担当。

驰援一线 “疫”不容辞
崔秀川

“你能参加良乡镇的疫情防控么?”当崔秀川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想都没想马上表示,“可以,没问题,随时都可以,2020年可以,2022年更没问题了”。是的,在疫情面前,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在接到单位通知的同时,她也接到了自己所在社区“小区执行静态管理”的通知,为了不影响到防疫点支援,她第一时间联系局办公室开具了工作证明,办理了社区通勤证并填写疫情防控承诺书,义无反顾的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当第一次支援结束回到家时,家里的两个宝贝跑出来问“妈妈,你干嘛去了?早上起床你就不见了”, “妈妈去当大白了呀,棒不棒?”当时,孩子们眼中闪出晶莹的光,我知道,此时,我是他们的骄傲。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自己所在的社区在4月14日夜里通过社区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从严静态管理的通知”,告知通勤证作废,符合外出要求的人员需要第二天早上到居委会重新换证。为了能够顺利去支援,崔秀川早早就到了居委会门口等待换证,因为她当时心里坚信“自己一定是符合换证条件的,因为我是出去参加疫情防控的”。其实,每一位能自由出入小区参加防疫的同事,都并不是看上去那么轻松自如,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可就是这得之不易的第二张通勤证,也仅仅两天又作废了,5月17日早上,所有证件作废,社区禁止一切情况的出入。得知自己所在的社区和确诊病例的小区仅隔一条马路时,比起不能继续支援的焦灼,更加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危险”。
好的,没关系,我还可以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这样即使不出小区,我一样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就在当天下午,因为所在单元内有密接,整个单元被临时封控。也正因为被封控了,才知道我身边还有一群封管控中的同事们在默默地参与着流调专班的工作。加入到流调专班中,低落的情绪重新点燃,是的,这就是一场战争,无论是冲锋陷阵的士兵,还是指挥作战的将领,无论的护送粮草的后勤保障,还是默默无闻的守城人,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赢!
原来,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团结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原来,“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原来,“前赴后继”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副有血有肉的生动画面;原来,这所有的付出,是责任,是使命,更是一脉血相承的铮铮铁骨。
2022年,唯愿——风和日丽下国泰民安。
高瑶远


高瑶远是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的一名年轻队员,他曾是2020年第一批疫情防控一线下沉干部中的一员,并且前后下沉三次。今年5月7日解除居家观察后,他当天就加入了流调组,之后又加入了支援良乡镇的队伍。第一天支援的鲁村有3500人左右,他主动学习穿防护服,做身份登记工作,本来防护服就不透气,一米八五的他穿着小一号的防护服更热更闷,但他仍然坚持上下午连续各上一班岗,把休息的机会让给当地干部。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平日他还要负责隔离点每日的检查、处理信访等工作。他说,年轻干部就是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听从区委区政府和局党组的号召,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郑迪凯


五一前后,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疫情肆虐,郑迪凯同志不惧危险主动请战;危难重重,他化身为防疫阵线的排头兵,始终奋战在生态环保防疫工作第一线。
疫情蔓延伊始,大量涉疫人员的流动信息亟待核查,郑迪凯同志便主动报名加入到拨打流调电话的工作中。流调电话看似简单,然而偶尔会碰到对方的不配合和对调查人员身份的质疑。每每碰到这种情况,郑迪凯同志总是耐下心来,向对方反复解释,劝导他们积极配合调查。有时对方提出诸如弹窗没法解除等其他问题,郑迪凯同志也尽其所能热心解答。由于流调电话时间紧任务重,郑迪凯同志一大早就坐在桌前按照名单逐个拨打、登记信息,干起来五六个小时转瞬即逝,甚至都顾不上吃饭。近期面对区域管控的升级,郑迪凯同志无暇休息又投身到社区防疫志愿者的队伍中,及时为社区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危机时刻见本色,勇挑重任践初心。郑迪凯同志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不言辛劳,不较得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生态环保铁军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良好风貌。

葛雅琪


5月以来,长阳地区新冠疫情日益严峻。面对社区封控,防疫人员紧缺的情况,葛雅琪同志不畏风险、逆风而行,积极响应单位“居家干部就地转为志愿者”的号召,第一时间向其所在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主要负责扫描核对身份证、协助社区宣传等工作。
由于社区志愿者量小力微,每日核酸检测人数数以千计等情况,葛雅琪同志和其他的“大白”一样,每轮身份证扫描一干就动辄两小时。初夏时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为志愿者提供必要保护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起着挑战,常常刚工作不久,葛雅琪同志便已汗流浃背。即便如此,她也从不退缩,坚持扫描并登记好每一个身份证信息。有时面对没带身份证的稚嫩孩童和耄耋老人,她耐心细致的听他们口述相关信息,然后一一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完成了白天的工作回到家中,葛雅琪同志不顾疲倦,在社区的微信群中热心为居民们宣传疫情相关政策,督促他们及时做好核酸检测,常常撂下手机后向窗外望去,屋外已是一片万籁俱寂的景象。
最美逆行,初心永在。葛雅琪同志和其他投入到抗疫一线的其他环保铁军战士一道,用“关键时刻展担当”的实际行动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畏精神描绘着一幅幅“疫情无情人有情”的美丽画卷。
下沉支援队伍还有王开成、刘辉、冯华东、吕士飞、朱晨辉、隗甫红、李晓林、王洋洋、张鹤、张雷、陈稳等人,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担当、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全程参与良乡镇流调专班、核酸检测点相关工作,充分展现出环保铁军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房山区各方面力量挺身而出、共克时艰,用自身的微小力量汇聚成集体的磅礴力量,用数万次重复的动作与坚持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守护着社区(村)的平安。向每一位战“疫”在一线、守护在一线的战士致敬!

文字 | 环保房山
图片 | 环保房山